Jemmy 的思考

SEO|數位寫作|內容行銷 ── 用文字創造利潤的變現知識

每天在社群花 10 小時,照三餐發有料內容會怎樣?

── 超過 4 千萬追蹤,整天叫人家日更 15 篇的社群狂人

創作者都聽過「日更」。

在社群勤快發文、出片,「每日更新」就會得到聲量。

這道理很好懂。

但有個企業家,整天開口閉口就叫別人「每天發 15 篇內容」。

但仔細看他的社群帳號:15 篇根本太少了。

他每天砸 10 幾個小時作內容、回留言、經營自己的品牌聲量。

於是,他成了社群陰魂不散的大人物,他叫 Gary Vee。

發文、發文、發文

日更:不花資本,就能在商場取勝的內容做法

Gary 分享的內容,大部分都在鼓吹觀眾,叫人量產發文。

他一下子說:「臉書流量被低估得太嚴重了。」

然後又說:「你再不經營短影音,就會徹底落後。」

確實,要經營品牌能見度、賺取大量曝光和流量,只要「不斷更新」就能做到。

懂這道理的人很多。

但有毅力維持日更的人,實在太少了。

「給我每天發 5 – 15 份內容喔!」

這是 Gary 上台演講,最愛用的口頭禪。

他堅信,這是能讓任何人零資本,從底層崛起再逆勢翻身的萬用解法。

高產和高頻該選哪個?都做!

很多人看不慣 Gary 高調、粗暴的建議。

但他影響力實在太大,更多人受到他的啟發,開始投身內容創作的行列。

有粉絲在他開放問答的時候提問:

「每週發一篇高品質內容,或者每天都發,但產出比較次等的內容,哪個好?」

Gary 大聲拍桌說:「幹、嘛、要、選、擇?」

「為什麼不能他媽的兩件事都做?」

Why Not Both?

Gary 說:「太多人不想打拼了。」

大家都看到我 Gary 經營社群夠拼、夠成功。

但又喜歡問這種問題:「有沒有更高效的作法?」

Gary 的回覆是:「蠢蛋!辦法不只有高效、勤奮這兩種而已。」

「我的方法是超級高效,又超級勤奮。兩個都要!」

所以這題的答案就是:「每天頻繁發布高品質內容。」

不但要頻繁更新,還要確保高品質

兩個都要

— Gary Vaynerchuk

問這問題,心態就是錯的、是平庸的。你要全心投入才行。

「我,就這樣做。」

而你去看他經營的社群平台:IG、抖音、YouTube、推特、Threads、官網⋯⋯都在「超頻」更新。

甚至每個平台還區分不同頻道、不同節目、不同型態的貼文種類。

量產內容的方法:找攝影師全天候跟拍

從 2015 年開始,Gary 雇用貼身攝影師。

除了上廁所,他的生活全程紀錄。

在辦公室裡接電話、回粉絲的問與答、即興拍下白板上的塗鴉發貼文,都可以「出片」。

Gary 就想讓大家親眼看到,自己不只是嘴上說說:每個生活片段真的都是素材。

他的「全心投入」,真的就是每分每秒投下去。

「你渴望成功嗎?如果你還不每天發布 5 – 15 篇內容,那你根本不夠渴。」

高效的內容方程式:紀錄自己,別創作

Gary Vee 研發一個內容量產公式:「Document, Don’t Create」。

意思就是:「紀錄自己、別創作」。

Gary 說:「很多住紐約的創作者來抱怨,說自己缺素材。」

「別鬧了。你知道自己待在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大城市裡面嗎?」

「紐約欸!拿起手機開自拍,錄兩句正面的格言、上傳,有這麼難嗎?」

聽到這建議的人,大多數都會默默點頭:「你說的是沒錯⋯⋯」

Gary 說:「現在,手機拿出來,我來示範。」

然後他就盯著粉絲開自拍模式,自己大方的在背景比讚。

「這,就是日更的做法。」

除了注入高濃度的「心靈雞血」,Gary 還有一套嚴謹的內容理論。

紀錄不是為了眼前的流量、按讚,而是為了經營品牌。

他把自己在努力過程中學到的事物無私分享、全心專注帶給人們價值。

過了 5 年、10 年再回頭看,這些都是寶貴的成長軌跡。

「無私分享」就是內容高品質的秘訣。

而 Gary 自己就這樣搞。

在他的 4 百萬追蹤 YouTube 頻道裡,用「最舊影片」排序,真的可以看到他在 10 幾年前用超爛的鏡頭,在紐約街頭上分享內容的片段。

紀錄的另一種用途:舊片再利用

當你真誠、無私分享自己學到的知識,許多觀念、想法,必定會在將來準確命中。

所以,你就能在多年以後引用貼文說:「看吧,這我早就講過的。」

原來 Gary 所謂的「日更」,居然是用 5 年、10 年為單位在刻苦佈局。

他的影片永遠不缺 30、40 歲,滿臉憂慮的粉絲徵求人生建議。

Gary 也總是這樣說:「你意識到自己有多年輕嗎?你還能活幾個 10 年,想過嗎?」

他 10 年前就開始這樣吃苦,20 年前,他還是這樣累積。

「而你,根本是個小朋友啊。」

Gary 自己還要再繼續日更好幾十年。

在知名的賴瑞 · 金訪問秀上,主持人問 Gary:「有什麼新平台是你看好的?」

他說:「music.ly」

「這是美國、中國青少年都愛用的平台,我關注它超久了。」

Larry King:我們該注意哪家公司?Gary Vee:Music.ly

高齡 83 歲的賴瑞 · 金,自己連手機簡訊都沒在用,完全沒抬頭就繼續下個提問。

music.ly

Gary 最自豪的,是他有敏銳的「注意力」天賦。

他在最嘈雜的人群裡面,第一眼就能看到群眾注意力的「漲跌波段」。

「注意力」是世上最值錢的資產,也是最被低估的寶藏。

Gary 說:為什麼推特跌落社群寶座?因為它的演算法沒考慮「興趣圖譜」。

人們更愛「興趣優先」的平台,不再喜歡「社交優先」。

2016 年的訪問裡,Gary 說:「music.ly 就有這潛力。」

music.ly 是個有點無腦、讓青少年配著流行音樂、上傳自己對嘴影片的平台。

它在 2015 年嘗試進入中國大陸市場,但因為經營不善只好退出。

之後,它被一家叫「字節跳動」的公司收購、專攻海外市場。

收購後的產品新名字叫做「抖音(TikTok)」。

這則賴瑞 · 金的訪問影片,底下熱門留言說:「哇靠,這傢伙在專訪上預測抖音崛起啊」。

對注意力操作「當日沖銷」的交易

「當沖」是在股票市場裡看準漲跌,然後在交易日當天快速買進、殺出的交易策略。

「當沖」象徵交易人眼光精準、心臟大顆的投機風格。

Gary 說:別覺得小朋友對嘴、跳舞、做不雅舉動的平台很蠢。

過沒多久,所有行銷人都得在上面經營。

你覺得蠢、不想經營,那是你家的事。

但市場不會因為你的意見轉換方向。

你的客戶,還有你將來的客戶,有天都會在上面。

Gary 說得沒錯。

在 2024 的今天,抖音佈局已經是國際行銷會議的重點環節。

Gary 繼續提倡:「社群注意力實在被低估得太嚴重了。」

所以,他組建團隊瘋狂產文、撈取流量。

他對「注意力資產」不斷低價搶進。

Gary Vaynerchuk 在 2024 年出版的新書《注意力當沖

社群抖音化

Gary 分析,抖音勝出的根本原因,是它的演算法會根據群眾的喜好推播。

使用者會看見內容不是因為他追蹤這創作者,也不是因為他是創作者的親友。

內容會出現,純粹是因為演算法根據喜好「餵給你」。

只要內容吸睛,就會被「有感的人」看見。

哪怕粉絲少少的創作者,只要內容「中了」,也可能一夕爆紅。

而平台的觀眾只要滑著一則又一則的新內容,持續被演算法刺激餵養,注意力就很難收回。

一不留神,居然又多滑了 1 小時的手機,根本戒不掉。

於是,推特修改演算法、IG 修改演算法、臉書修改演算法⋯⋯

所有的平台都邁向抖音化(TikTokification)、搶奪注意力。

當 Gary 記錄這些知識的時候,所有的成年人幾乎都還不曉得他在說什麼。

紀錄自己,別創作

Document, Don’t create

— Gary Vaynerchuk

量產的誤解:高產,才是高品質的關鍵

Gary Vee 說,很多人聽到日更就只想到「產量」,並且誤解 Gary 是在鼓吹濫發廢文。

事實上,剛好相反。

Gary 追求的,一直都是品質。

大量日更,就是為了提升品質。

真正的問題是:你怎麼決定品質好壞?

演算法的抖音化,讓你能善用演算法、靠數據證明,哪些內容最能引發讀者共鳴。

當你提供讀者想看、願意互動的內容,平台就會給你觸及獎勵、流量利益。

接著,你就能藉此加碼深化、改善、把內容再利用。

大量日更根本不是為了洗版,是善用演算法。

運用演算法找到值得加碼、量化的貼文,從中學習和精進,這就是有效提升品質的關鍵。

Nicolas Cole 在《The Art and Business of Online Writing》也說:直接面對大眾練習產出,就是收集數據情報的辦法。

小賈斯汀:他在出道前,是個在街邊彈唱的小孩。

紅髮艾德:花了好幾年在地鐵表演。

Nicolas Cole 自己也是默默無聞的時候,就在美國 Quora 平台上「日更答題」。

他的第一篇貼文,只有 37 次瀏覽。

在 2015 年,他成為 Quora 上流量最高的頂級寫手

抱持忽略數據、無視演算法的「完美主義」心態,遲遲不肯更新,這才是傷害內容品質的真兇。

用興趣圖譜驗證行銷

Gary 的新書寫道:「品牌可以每天發文、發布高品質內容。」

然後,根本就不用去猜哪個成效最好。

直接用演算法特性當場實證。表現好的拿去投廣告、表現不好的放一邊。

小公司、創作者也完全可以這樣做。

「在現代社群媒體,內容就是一切。」


Gary Vee 除了瘋狂日更之外,他的本業是什麼?

  • 《紐約時報》5 度暢銷作家,2024 年出了一本書叫《注意力當沖》
  • 媒體公司 VaynerMedia 的創辦人兼執行長、營運長
  • Uber、臉書、推特的天使投資人
  • 激勵演講家
  • 工作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