── 如果社群行銷有課本的話,這本是必修中的經典
做社群,要先給、給、給。然後才能索取。
在臉書發文、從事商業活動,你也要先提供價值、融入環境,然後才考慮「業配」。
很多 KOL 其實也是這樣做,業配之前都有鋪陳內容來吸引觀眾,你有發現嗎?
先給給給,再索取的《刺、刺、刺拳,右勾拳》就是這本書的英文名。
這也是貫穿社群行銷的重要技巧:Jab, Jab, Jab, Right Hook。
拳擊是個看似暴力的比賽,其實行家更常用「下棋」來比喻拳賽。
在場上用強而有力的重擊把對手 KO,大家看了都很爽,但其實重拳只是表面。
真正關鍵是腳步、是刺拳的佈局。
才剛上場就猛揮右勾拳,是新手在用的招數。
但太多品牌經營社群一上場就只顧著叫賣,就像只會打右勾拳的新手,這是很不利的。
社群大神的紙本著作
這本書出版 10 年了,但這就是它強大之處。
《一擊奏效的社群行銷術》至今還時不時被歐美書籍引用,當中的金句被行銷人奉為經典。
作者 Gary Vee 是紐約時報的明星暢銷作家,而 Gary 的本業是媒體巨擘。
他隻手打造旗下多家媒體公司,客戶包含全球 500 大企業。身兼投資人、演說家、意見領袖,本身更是社群行銷、個人品牌的「大神」級人物。
這本書強在歷久不衰的經營心法。
Gary 擅長人類的「集體注意力」。
他自己就是全心投入研究每種社群平台的瘋狂行銷人,甚至雇用攝影團隊 24 小時貼身拍自己,就為了把每分每秒都做成社群素材,用最快時間大量產出、用最高效率抓取注意力打造成功的品牌。
這本書就是他的社群心法彙整,也是連年親身實踐的集大成。
社交早已線上化
大眾的注意力集中在社群平台。不管走路、等公車、逛超市⋯⋯任何一點零碎的時間,大家都花在滑臉書、LINE 私訊、瀏覽短影音上。
商家品牌也都知道消費者在這裡,所以大家成立粉絲專頁、雇用小編發文、經營抖音、產內容。
問題是中小企業、公司行號、行銷人大多只是跟風,沒有認真投入。
從發文形式就知道了。
品牌們在社群媒體上不是做社交,而是貼連結、發廣告、導購、叫賣。
全在平台上製造噪音,這就像數位版的廣告傳單,硬塞在路人手裡、夾在擋風玻璃上煩人。
不設法融入,只是不斷製造垃圾訊息,是無效的操作。
品牌不再擁有話語權
以前的媒體是單向的,品牌可以對觀眾連續「揮重拳」。
在廣播電台中場休息時賣藥(重拳):觀眾只能承受。
電視節目中間插廣告(重拳):觀眾只能收看。
社群媒體讓消費者也擁有話語權,訊息傳播成了多向,大家一看到煩人的廣告只會直接秒離、轉而追蹤有傳播力的意見領袖、網紅。
「連續重拳」這招已經沒用了。
經營品牌需要像拳賽一樣,研究規則、洞察對手,先搭配無數的刺拳策略,才能轟出一擊制勝的強力勾拳。
融入社群、熟悉語言
每個社群平台有專屬語言,真正的行家會想辦法融入,不是排斥。
以 TikTok 舉例。
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:又是無腦音樂配上蠢笨動作、「抖音一響,父母白養」。
高手在想的卻是:我拍怎樣的題材就能比無腦歌更好、可以在這個人潮滿滿的平台上勝出?
講好平台的專屬語言,就能有效傳達自己的品牌故事。
對社群心理掌握越清楚的品牌,就越能成交。
小品牌的優勢
比起大企業,小品牌在社群其實很吃香。
因為包袱少,發文不用經過法務、不需要審稿,想講的東西直接發文就好。
小品牌可以不斷做實驗,用超低的試錯成本不斷刺拳、達到超高彈性的調整能力。
這樣一來,在社群找出突破點、洞察到最新趨勢的勝算就會比大品牌高上許多。
小公司更值得投入大量資源經營社群。
必勝的內容策略
在社群上要用出眾的內容來劃破噪音。
出眾的內容就能融入平台專屬的語言。
例如臉書多靠文字配圖、推特(𝕏)則是極短文與串文、Instagram 靠影片和圖像⋯⋯
在社群中,有效的「刺拳」是最輕盈、有彈性的那些。
要用夠酷的內容持續輸出不落俗套、不做作的刺拳。
這能觸動讀者心裡深處的共鳴,讓品牌和讀者共同在平台上互動,而不是讓讀者遠離。
有技巧、原生的內容能促使讀者分享。
而他下次想買東西的時候,就會記住你的品牌。
這其實就是最能增加收益的秘密配方。
持續輸出刺拳
有效的社群操作,是經常揮出短而輕盈的刺拳。
講述有趣的故事、用讀者的語言講發文、想出會讓讀者互動的內容,但不是叫賣。
簡單來講,在社群上就是要「真社交」,不要假裝在上面,實際上做著塞廣告傳單的事。
純粹提供價值:談用戶看了開心的事、發佈讀完會爽的內容、想轉發的好文。
先給、給、給。然後才索取。
重拳策略
想要一擊奏效,重拳就要精準有力。
當你的品牌終於要在社群揮出右勾拳「變現」的時候有 3 大重點要注意。
1. 超簡單好懂的呼籲行動
禁止放置那些點進去不能馬上購物的無效連結;想要讀者做什麼事,貼文要直接講清楚;每篇文只能問觀眾一個問題。
把你希望讀者做的事設計得超簡單、超無腦就能行動。
2. 手機友善
消費者用手機、不是用電腦。
文案、配圖、排版,這些都要以手機為最高優先,別用電腦看。
3. 注重社群的氛圍
在社群發文、揮出重拳的調性也必須要融入群眾才會有效。
怎樣確認成功融入
是「互動」—— 按讚、留言、轉發,但不是購買。
購買不會被社群列入決定貼文表現好壞的演算法內。
所以優秀內容的定義不是最能賣的,而是大家想自發分享的內容。
發文不只要優秀,更要好到讓大家願意互動。
「融入」是成功的關鍵心法。
社群為何輾壓電視廣告?
想像:你現在要花錢投放傳統電視廣告、宣傳你的服務或產品。
但這時候不管你的素材有多爛,電視廣告只負責收錢跟播出。
你根本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廣告的成效是神級還是垃圾級。
但社群就不一樣了。假如你在臉書廣告:它會即時讓你知道哪些內容可以激起觀眾的興趣。
越優秀的內容越會被廣傳、互動越好、廣告成本越低。
劣質的內容、大家不想看的內容就越難投,費用飆高。
臉書會貼心告訴你:沒人互動的時候,就是你該停的時候。
甚至你還可以「免費試乘」—— 直接用自然觸及的方式觀察大家的按讚留言狀況,先確認哪一檔效果更好。
比起傳統行銷,社群給了你一個零風險的平台,確保你的資源會花在有效的東西上面。
這其實是個輾壓電視的超強行銷管道。
但很多品牌仍然沒意識到這個優勢,只是跟風、跟著經營一下,但其實內心深處仍把最主要的預算投入在早就太昂貴的傳統管道。